Page 25 - 2011no106

Basic HTML Version

李爱贤等
, 2011,
分子生物学
技术在甘薯
(
Ipomoea batatas
(L.) Lam.)
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分子植物育种
(online) Vol.9 No.106 pp.1766-1775 (doi: 10.5376/mpb. cn.2011.09.0106)
1772
癌农杆菌,也有发根农杆菌;导入的基因除了选择
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外,也包括一些具有潜在经济
价值的目的基因,如
SPFMV-CP
、豇豆胰蛋白酶抑
制剂、植物凝集素、玉米醇溶蛋白、
δ
-内毒素
cry
A
SKT
-
4
、淀粉粒附着性淀粉合成酶Ⅰ、烟草
微粒体
ω
-
3
脂肪酸脱氢酶、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
淀粉分支酶Ⅱ等的基因。
但是,在长期以来甘薯的离体组织培养中,外
植体很难诱导产生出不定芽。在进行遗传转化时,
由于不定芽诱导的频率太低而影响了转基因植株
的获得。与其他作物相比,甘薯的转化研究尚缺乏
一个高效、适应性广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直到甘
薯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建立,使胚性愈伤组织和
胚性悬浮细胞系作为甘薯遗传转化受体材料成为
可能
(Liu et al., 2001)
;随后,翟红等
(2003)
对农杆菌
介导的甘薯胚性悬浮细胞的遗传转化进行了探讨,
并获得经
GUS
PCR
检测的转基因植株,使甘薯
遗传转化研究进入新的阶段。此外,在提高甘薯转
化效率方面也做了有益尝试,王欣等
(2006)
将超声
波辅助的农杆菌遗传转化方法用于甘薯,并对转化
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在遗传转化中,超声
波处理可以在外植体上产生许多易于农杆菌进入
的微小伤口和通道,从而提高转化率。
最近的甘薯转基因研究更注重实际应用,主要
包括抗病虫、抗除草剂和品质改良等基因的导入。
如臧宁等
(2007)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
bar
基因导入甘
薯主栽品种徐薯
18
的胚性悬浮细胞中,获得了具
有高度除草剂抗性的转基因植株。
目前,甘薯遗传转化中有近
80%
是通过农杆菌
介导的,其他转化方法如电激法和基因枪法也有应
用,但很少,此外,目前甘薯遗传转化研究还局限
于少数基因型。与其他作物相比,甘薯上仍存在着
转化方法单一的问题。另外,与其他作物相比,对
外源基因在甘薯转基因植株中的遗传规律的研究
也相对滞后。
在今后的甘薯遗传转化研究中,应该在农杆菌
介导法的基础上尝试更多的转化方法,以适应不同
基因型甘薯的需要,尤其重视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或
有应用潜力的优良品种的遗传改良研究,以便于把
科学研究更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今后应该重视外
源基因在甘薯转基因植株中的遗传规律的研究,在
同一受体中高效地聚合多个有利基因,创造出多种
优异的育种材料,结合常规杂交育种,选育出有突
破性的甘薯新品种。尽管甘薯遗传转化离实际应用
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相信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
发展,我国一旦允许甘薯进入小面积试验和小范围
隔离性释放,甘薯遗传转化体系必将得到不断的完
善,转基因甘薯将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贡献
本文献综述是由李爱贤结合本人的研究实践,搜集、整
理相关资料,完成初稿的撰写;王庆美对部分论文结构及资
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由刘庆昌补充了部分资料,并提出了
修改意见;最后由李爱贤根据其他
2
位作者的意见,进行整
理定稿。全体作者都阅读并同意最终的文本。
致谢
本研究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
(CARS
-
11
-
B
-
06)
、国
家科技支撑计划
(2009BADA7B03)
、山东省“三
0
”工程
(
农良种
2009
-
5)
和国家
863
计划项目
(2009AA102102)
共同资助。
参考文献
Abad J.A., Conkling M.A., and Moyer J.W., 1992, Comparison
of the capsid protein cistron from serologically distinct
strains of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SPFMV),
Arch. Virol., 126(1-4): 147-151
Arthur Q.V., and Labonte D.R., 1995, Variation in randomly
amplified DNA markers and storage root yield in ‘Jewel’
sweetpotato clones, J. Amer. Soc. Hout. Sci., 120(5): 734-740
Arthur Q.V., and Labonte D.R., 1996,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sweet potatoes propagated through nodal and adventitious
sprouts, J. Amer. Soc. Hout. Sci., 121(2): 170-174
Berenyi M., Gichuki S.T., Schmidt J., and Burg K., 2002, Tyl-copia
retrotransposon-based S-SAP (sequence specific amplified
polymorphism) for gemetic analysis of sweetpotato, Theor.
Appl. Genet., 105(6-7): 862-869
Cervantes-Flores J.C., Yencho G.C., Kriegner A., Pecota K.V.,
Faulk M.A., Mwanga R.O.M., and Sosinski B.R., 2008,
Development of a genetic linkage map and identification
of homologous linkage groups in sweet potato using mul-
tiple-dose AFLP markers, Mol. Breeding, 21(4): 511-532
Chen X.Y., Lin S.Q., Yuan Z.N., Zhang Z.J., and Zheng J.G.,
2005, Clo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plant expression vector
of
zds
gene from sweetpotato (
Ipomoea batatas
L.), Fujian
Nonglin Daxue Xuebao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34(4): 473-
477 (
陈选阳
,
林世强
,
袁照年
,
张招娟
,
郑金贵
, 2005,
甘薯
zds
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福建农林大
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34(4): 473-477)
Colinet D., kummert J., and Lepoivre P., 1997, Evidence for the
assignment of two strains of SPLV to the genus Potyvirus
based on coat protein and 3' non-coding region sequ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