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11no106

Basic HTML Version

李爱贤等
, 2011,
分子生物学
技术在甘薯
(
Ipomoea batatas
(L.) Lam.)
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分子植物育种
(online) Vol.9 No.106 pp.1766-1775 (doi: 10.5376/mpb. cn.2011.09.0106)
1769
制果实大小和形状的
QTL (Frary et al., 2000)
利用高密度的甘薯分子连锁图谱,结合现代
分子育种技术,进行追踪和标记有经济价值的主
效基因,并分析这些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而
发现和克隆这些主效基因,是今后甘薯育种研究
的必然趋势。
目前,国内外关于甘薯
QTL
定位的研究还很
少,首先报道的是以
SRAP
标记构建的绵粉
1
(
淀粉
)
和红旗
4
(
低淀粉
)
连锁图谱为基础,通过复
合区间作图法,在绵粉
1
号中检测到
1
个控制甘薯
淀粉含量的
QTL
,为红旗
4
号的加性效应增加淀粉
6.37%
,解释表型变异的
20.1% (
吴洁等
, 2005)
。随
后,蒲志刚等
(2010)
报道了以
AFLP
标记构建的遗
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在绵粉
1
号遗传图的第
2
连锁
群上检测到
E1M7
-
2
可作为淀粉的临近
QTL
。同样,
唐茜等
(2010)
BB3
-
26
和潮薯
1
号的
SRAP
遗传
连锁图谱,通过区间作图法,检测到
1
个淀粉含量
QTL
BB3
-
26
的加性效应增加淀粉含量
2.12%
,解
释表型变异的
21.3%
。上述研究所用的是极为初级
的连锁图谱,
QTL
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尚有待商榷。
最近,李爱贤等
(2010b)
以漯徐薯
8
号和郑薯
20
SRAP
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采用复合区间作图
法,使用
QTLMapper2.0
软件进行甘薯淀粉含量的
QTL
分析,共检测到
4
QTL
:其中漯徐薯
8
号连
锁图谱上检测出
2
个正加性效应
QTL
,分别解释甘
薯淀粉表型变异的
8.93%
14.03%
1
个负加性效
QTL
,能减少甘薯淀粉含量的
12.92%
;郑薯
20
图谱上检测出
1
个负加性效应
QTL
,能减少甘薯淀
粉含量的
21.34%
1.5
分子标记辅选择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利用与目标性状
QTL
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对其进行跟踪选择,即通过分
析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来判断目的基
因是否存在。育种实践表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
有方便、快捷、准确等特点,且较少受到季节、生
长条件、发育时期和鉴定方法等诸多外界因素的限
制,可极大缩小育种的群体规模,减少育种过程中
选择的盲目性,将优良的外源基因逐步渗透到栽培
品种中,拓宽品种的遗传基础。
分子标记技术可帮助育种家选择亲本,提高育
种效率,目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开始用于甘薯育
种。甘薯基因型高度杂合,有性杂交
F
1
即发生广泛
分离,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可通过无性繁殖固定下
来。但是,在甘薯
F
1
代中株系多
(
每粒实生种子即
产生
1
个株系
)
,每个株系株数少,其表现型容易受
环境的影响,在甘薯育种选配亲本时,以分子标记
分析为主,辅以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较为科学。
线虫病是甘薯最重要的
3
种病害之一,也是在
甘薯上研究最多的病害,
Ukoskit
Thompson (1997)
利用感病品种与抗病品种杂交,并用
760
RAPD
引物对
2
个亲本和
F
1
分离群体进行分析,筛选出一
个抗根结线虫病的基因。随后,郭金平和潘大仁
(2002)
以甜菜抗线虫病基因
(Hs1pro
-
1)
序列设计
PCR
引物,找出
1
对特异性引物组合,可用于甘薯
抗线虫病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同样,潘大仁
(2006)
Hs1pro
-
1
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具有线
虫病抗性的甘薯品种金山
25
DNA
为摸板进行
PCR
扩增,得到一条与
Hs1pro
-
1
基因有同源性的
特异性片断,进一步证明
Hs1pro
-
1
基因能够分离
出完整的甘薯线虫病抗性基因,用于相关性状的分
子标记辅助选择。
RAPD
标记可以转化为
SCAR
记,研究者用
7
个高抗品系和
13
个高感品系进行
初步验证应用,其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为甘薯抗茎线虫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
系的建立提供了思路
(
王欣等
, 2009)
甘薯其他病害相关研究也有一些报道,袁照年
(2005)
以金山
57
×金山
630
F
1
为材料,选择高
抗和高感Ⅰ型薯瘟病的极端类型植株,分别提取
DNA
,建立抗、感基因池,利用
RAPD
引物进行
PCR
扩增,筛选到一条引物
(S213
-
500)
在抗、感池
间显示出多态性,并利用
S213
-
500
引物对
50
份抗
病和高抗品种进行分析,实验结果与田间鉴定吻合
性较高,表明
S213
-
500
可能与抗Ⅰ薯瘟病基因紧
密连锁,在鉴定该病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1.6
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最初,作物品种纯度的鉴定要根据田间表型性
状进行,后来发展为同工酶分析,但二者皆一定的
缺陷。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分子标记已广
泛地用于品种纯度鉴定,它具有快速、准确、简便、
成本低等特点,并且不受季节限制,在植物幼苗或
种子阶段就可鉴定出品种纯度。
在甘薯资源收集过程中,同一个品种往往由于
名称不同,导致多个副本被保存,浪费了大量的人
力、财力。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因环境条件的影
响,特别是在长期不良的栽培条件下,会发生芽变
和区分变异等两类无性变异,为品种资源保存工作